意见反馈关闭

您的位置: 首页> 思政专栏> 正文

乡村振兴 青年先行

发布时间:2022-04-07发布部门:中国青年报浏览统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20字要求之首。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青年如何参与?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1年,团中央农村专委会围绕“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创业青年参与”和“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农村青年参与”两个课题,在山西、黑龙江、河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陕西、新疆等省份的县、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同各级党政领导、团干部、团员青年代表300余人开展座谈访谈,发放调查问卷1.6万余份,了解各地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情况,并形成专项调研报告。


返乡逐梦,创业青年正成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在国家先后出台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农业、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政策引导下,选择在农村创业的青年日益增多,他们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调查显示,创业青年中,75.68%对“乡村振兴及创业帮扶的政策”比较了解,非常认同现有创业扶持政策的占90.92%。

在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双创”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能力、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他们通过在外学习和工作,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积累了经验,拓宽了视野。相比传统农村青年,他们更加了解外部的市场、需求、技术、机制等信息,拥有更为深厚的农村创业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调研显示,在创业青年中,创业前为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军人等的比例为61.68%,仅有11.19%为传统农民;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81.31%;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的占73.66%。

同时,他们有比以往更高的创业追求,近六成受访青年谈起回乡原因,都不约而同地表示想追求更高的价值与更大的成就。仅16.81%的创业青年回乡创业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解决就业问题”。


推陈出新,创业青年引领农村发展新风尚


创业青年到农村干些什么?在乡村创业的风口又在何处?

调研显示,青年创业领域为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的占31.65%,制造和加工业等第二产业的占9.68%,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占58.68%。在第三产业中,从事“互联网+”“文创旅游”和“服务行业”等网红产业的企业占比近五成。即使在第一产业,绝大多数也选择高附加值行业,如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设施农业等。创业青年正逐步推动传统种养殖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提升农业价值,拓宽农村产业门类,拓展农业功能,丰富农村产业业态类型,为农村创新创业、产业振兴探索了新的发展道路。

这些在乡村振兴中积极探索的创业青年,引入了农村产业生产经营的新手段。有效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是创业青年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者的一大优势与特点。青年创业者将现代经营理念、先进科学技术和优质生产要素引进农业经营体系,特别是无人机飞防、植保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提升了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生产效率,加快了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古曲新弹,乡村文化振兴成为青年潮流

青年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关注什么?如何更好地吸引青年参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发扬,这迫切需要一批有思想、有活力、有担当的青年参与。

调查中有村民提到,“现在好多农村青年都对家乡特别有感情,愿意多了解家乡的文化、历史”。在内蒙古额济纳旗,绝大多数青年对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浑厚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比较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有意愿传承并且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青年都在关注家乡传统文化习俗保护情况,足以证明乡村传统底蕴对青年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

近年来,各地政府依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振兴行动,逐步打造成当地的网红项目,更是赢得了青年群体的认同。如福建省福州市在古厝集中片区推出三坊七巷、上下杭等17个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古厝+非遗”实现文旅、商业融合发展,让古厝“活起来”,提升对青年的吸引力。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镇大堡村成立农民书画院、田师付民俗博物馆,组织青年参与举办民俗文化节、书画比赛,对铁刹山文化古迹进行清理保护。

对此,调研组建议,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寻找以青年为主要行动者的传统文化“破圈”之路。乡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应重视多元文化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持续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活化”。


引燕归巢,为“双向奔赴”创造更多机遇

如何能让更多青年愿意回归农村,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调研组从青年创业和文化振兴两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在青年创业方面,首先要聚焦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青年创业环境。要加强对创业政策的宣传落实,依托“一专一站两联”等机制和“青年之家”等阵地,发挥创业政策宣传“通信站”作用。积极争取党政部门支持,从基础保障、公共服务、政策资源等方面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

其次,要打造创业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必须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使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逐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持续推动“青马工程”农村班标准化建设,发挥青马学员示范引领作用,展现责任担当,形成倍增效应。要持续开展好“三下乡”“返家乡”活动,鼓励广大高校学生深入乡村一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要实施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构建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推进“燕归巢”工程,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要用好“挑战杯”、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大赛等平台,促进创业青年成长成才。

调研组还建议,要发挥组织优势,凝聚服务创业青年。加强县域团属青年创业组织建设,发挥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村创业青年争取入驻现代化小型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等场所,畅通党政部门、团组织、创业青年沟通渠道,让青年掌握一手政策信息。要加大高校、社会组织参与力度,依托高校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加深他们对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理解,为返乡创业打好基础。要优化电商服务平台,吸纳农村电商入驻,形成农村电商产业集群。要用好用活“银团合作”项目,为创业青年建立贷款绿色通道。

在文化振兴方面,首先要发挥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动性。围绕乡土乡风乡情,打好“情感牌”“文化牌”,突出乡村文化软实力的综合运用,积极引导带动青年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农村内在文化底蕴的生命力和活跃度,与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其次,要加强青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内引外联,发挥好各类人才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性,注重分类设计青年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机制和活动项目,在青年中培养打造一批文化组织领导者、文化活动带头人、文化活动参与者与支持者。面向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的青年,实施专项支持计划。用好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青年网红人才加大培养和引导力度。在青年中广泛宣传非遗传习所、展示馆、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并借助这些项目培养一批青年非遗传承人。

调研组还建议,要加快推进各种文体类、创业类青年社会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标准化建设。加强村企联建共建力度,不仅在资金赞助、场地支持、资源共享上持续发力,更要在文化活动设计和组织参与中大有作为,增加企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覆盖面、参与度。要激发学校参与文化振兴的积极性,基层党政机关、团委要主动对接各类学校的党委团委、高校涉农研究机构,积极为学校组织的青年下乡活动提供帮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