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反馈关闭

您的位置: 首页> 思政专栏> 正文

青年如何在“十四五”黄金时期闪光

发布时间:2020-12-22发布部门:中国青年报浏览统计:

“作为一名一线科研工作者,我们知道自己肩负重担,如何真正让科研成果实现产学研结合?”“我是独生子,针对父母养老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对于小微企业,是否还有更多支持创新的政策?”面对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青年教师、大学生和创业青年的心声和困惑,得到了专家耐心的回应。

12月19日,中国青年报社和北京大学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十四五与青年发展”理论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体解读“十四五”时期与青年密切相关的各项政策,帮助广大青年认清“十四五”时期新发展格局,反映青年奋斗力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主任王均伟、北京大学党的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宇文利、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胡献忠、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常兴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社长胡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廉思、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沈杰、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等9名专家学者作了主旨发言,并与青年代表进行交流。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提交了书面报告。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毛浩致开幕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发展变化。研讨会上,王均伟提出,要认识到这些新发展变化,就要主动思变和求变,“这就要求青年加强‘四史’教育学习,这也是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希望青年能以此铸牢信仰之基,树立历史思维,砥砺政治品格,增强担当意识,提升辨别能力”。叶小文教授提交的书面报告认为,“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当代青年作为重要一代,应担当关键时刻冲刺的主力军。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获得通过。“十四五”规划的实践中,青年依旧是先锋队。对此,宇文利教授认为,“‘十四五’将是当代青年个人事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黄金期,是大展宏图、有所作为的时期”。他提醒,青年人要认真观察形势,找准发展方向,理性做事、理性爱国、理性建功立业。

胡献忠研究员认为,“‘十四五’规划里多项建议,背后的支撑力量都是青年”。他提出,共青团作为青年行动的组织者、影响者,更应该在促进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落实、助力青年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时间也是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深入贯彻和收效时期,作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沈杰教授认为,中国青年发展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在青年发展规划、青年发展政策、青年服务工作等层面不断探索创新,推出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措施”。

当今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加快进行。会上,常兴华研究员谈到,未来10年,全球创新版图或许会重构,各种新技术将融入青年的生活,“同时,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国家的目标,也将是影响青年未来工作生活的目标。当代青年要把握新发展格局,争当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

毛浩在致辞时谈到,广大青年是重大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人才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基础。在新时代,广大青年如何勇担重任?胡敏研究员提出,“两个大局”给当代青年发展提出新的历史课题,“在危与机当中如何选择?这个考题是当代年轻人必须回答的”。

“当文化强国的任务落到互联网原住民即当代青年身上时”,马中红教授提出,主流文化应引领青年网络文化发展的体系建设,鼓励优质网络青年文化生产和传播的机制建设,加强互联网平台社会责任的建设,青年情绪和问题的监测系统迫切需要建设,“网络青年文化是一种常态化的存在,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统领,以包容心态减少文化冲突,达成更多的文化共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