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资讯> 正文

相关推荐

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贵州推动全面转型发展调查

发布时间:2024-04-15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贵州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贵州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守护好、利用好“绿色家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实现了生态和发展的良性互动,为长江经济带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提供了有益示范。

65.7%的土地面积属长江流域,88个县(市、区、特区)中有69个在长江防护林保护区范围内……贵州肩负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使命。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党中央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来,贵州牢记嘱托,深入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把修复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持续夯实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同时,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守护“母亲河”

说起贵州,不少人会想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作为我国唯一没有平原地形支撑的省份,贵州“九山半水半分田”,92.5%的土地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重峦叠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乌江被称为贵州“母亲河”,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承载了贵州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贵州生态环境保护的质量和水平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产业发展、人民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图片

乌江百里画廊风光。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摄

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王有志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州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极为重要的‘最初一公里’,保护好生态环境是贵州参与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最为重要的责任”。

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贵州既是责任人,也是受益人。

2月18日,龙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贵州省市县乡村五级同步举行义务植树活动。当天,贵州16.77万干部群众在1482个义务植树点种植了136.97万株树苗。10年来,贵州累计义务植树6.05亿株、人工造林3385万亩,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4596平方公里,带动全省森林覆盖率从49%上升至63%。

贵州不仅在“增绿”上做文章,还在“护绿”上下功夫——在全国较早建立起“河长制”“湖长制”,首创四级“双总河长”、独创“四大班子人人当河长”,凡是有名字、常流水的河流湖泊,都有保护责任人。为有效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贵州还分级聘请了1.1万余名民间河湖义务监督员、属地聘请近2万名巡查保洁员,参与河湖日常监督、巡查和保洁工作。同时,贵州积极完善“河长制”“湖长制”制度,为河长、湖长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有力守护了绿水青山。

在“扩绿”的同时,贵州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去存量、减增量,确保“一江碧水向东流”。

舟行乌江百里画廊,两岸峰壁险峻,水光潋滟,风景如画,让慕名前来的游客叹为观止。乌江的美,既是大自然的赠予,更是贵州人民倾力保护的结果。

贵州人爱吃鱼。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为解决库区移民生计问题,贵州在河流湖泊大力发展网箱养殖,年产值最高时达45亿元。位于乌江南岸的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水尾村曾是网箱养鱼大村之一。“全村200多户村民都以渔业为生。”曾为渔民的水尾村“顺品”山庄负责人王品说,网箱养殖发展顶峰时,9万多平方米的水面架设了数千口网箱,就像一个水上村寨,每天投喂的鱼饲料能装满3辆卡车。

过量的饲料及死鱼腐坏,加上污水直排,导致乌江水体污染严重,多个监测区域水质恶化为劣Ⅴ类。恶劣的水环境也让鱼的质量下降,市场销路越来越差。面对生态之痛,贵州于2017年启动全域网箱养殖清理取缔工作。截至2018年底,累计投入17.93亿元,全面取缔网箱养殖。

乌江流域磷矿资源富集,贵州99个涉磷企业有74个分布在乌江流域。“乌江流域的主要污染问题是总磷浓度超标,重点在于治理磷化工污染,关键在于消纳磷石膏。”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罗鸿翔介绍,乌江沿岸的磷化工企业早期建设的渣场普遍缺乏防渗设计,加之贵州属喀斯特地貌,溶洞较多,磷石膏产生的高浓度含磷污水容易进入地下河,由此渗入乌江。

为解决乌江总磷超标问题,贵州坚持“标本兼治、源头优先、末端兜底”的治理思路,在磷矿、磷化工、磷石膏库整治上突出刚性措施,重点关停一批技术落后、开采率低的中小型磷矿厂,积极推进“以渣定产”,倒逼磷化工企业改善生产技术,提升磷石膏使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如今,乌江的总磷浓度大幅下降,干流水质全面达到Ⅱ类标准,沿线群众感叹“壮美乌江景色又回来了”。此外,乌江“黄金水道”于2021年11月全线复航,有力促进了沿岸乡村发展。如今的乌江,真正绿了、清了、通了、富了。王品也放下渔网“洗脚上岸”,在乌江边开起了民宿餐厅,“这里能领略乌江风光,一到假期基本满房”。

精准匹配资源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于贵州这样的欠发达省份而言,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贵州在反复思考中认识到,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关键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正确处理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图片贵州磷化集团大水工业园全景。潘兰海摄(中经视觉)

贵州矿产资源富集,是个天然“聚宝盆”。当地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这是贵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比较优势所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中明确支持贵州加大资源绿色勘探开发利用,加快磷化工精细化、有色冶金高端化发展,打造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贵州的富矿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探矿、配矿、开矿、用矿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对地方高质量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如何破解“富饶的贫困”?去年以来,贵州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通过“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闯出一条发挥能矿优势、壮大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加快打造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杨兵介绍,自2023年初国家启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贵州紧盯国家战略性矿产和紧缺急需矿种,坚持以“多找矿、找好矿、找大矿”为目标,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省级财政投入资金实施了117个找矿项目,获得一批新增资源。

日前,贵州省地矿局又推出《省级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与“富矿精开”项目组织实施方案》(第三版),计划年内实施41个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项目。

只有把矿产资源精准配给真正有需求的企业,才能物尽其用。

近年来,随着“电动贵州”战略的深入实施,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壮大。由于缺少高效资源供给平台,磷矿供需出现错位情况——上游企业将洗精矿和初级矿产品卖到省外,下游企业要花高价从外省买回,导致由于担心原材料短缺,有的企业把获得矿业权作为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然而,大部分具备原矿使用能力的企业仅需要磷酸中间产品。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如何破局?今年年初,全国首个磷矿资源集采平台——“富矿精开·贵磷集采”磷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围绕磷矿石及相关初级产品,这一平台可实现“一站式”精准采购和供给,精准统筹配置资源,满足不同中下游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只用短短几分钟,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购总监刘铁柱足不出户,就从贵州省磷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购入了数以吨计的磷酸原料。这是该公司核心产品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原材料。

“有了集采平台,可以让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贵州磷化经贸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邦杰认为,开矿企业富有经验,可以把上游资源开发好;中下游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能够把初级产品用好。各个环节高效运行,整个产业链就会越来越有竞争力。

打造产业集群

3月27日,由贵州磷化集团投建的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为当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该装置以磷石膏为原料向下游转化,已生产出浓度为98%的硫酸、水泥两款合格产品,硫酸能重返上游制备磷酸,水泥则可外售或用于矿井充填。

项目现场两座长110米、直径5.5米的红色回转窑格外醒目,连接起原料、水泥、硫酸3个工段,让产业循环链直观明了。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张晓红介绍,磷石膏在原料工段经压滤、烘干工艺转化为半水石膏;半水石膏与硅石、铝矾土、焦炭等配料在回转窑进行分解和煅烧,形成水泥熟料;石膏分解煅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又被输送到硫酸生产线用作原料,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贵州是我国磷矿储量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在磷化工产业中采用湿法工艺,每生产1吨磷酸将副产4吨至5吨磷石膏。磷石膏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利用是磷化工企业的一大难题。贵州磷化集团此次研发的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可有效回收副产磷石膏中的钙、硫、硅等资源,把磷石膏“吃干榨尽”,为企业下游发展精细化工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贵州磷化集团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80.73%。

在贵州磷化集团龙头带动下,公司所在地福泉市探索出一条向新能源电池材料转型发展的新路径。目前,该市成功引进一批比较优势突出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龙头企业,同时推动当地磷化工企业通过产业链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集群构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不断延长磷化工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2023年,福泉市磷化工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福泉市新能源材料产业产值达108.9亿元,同比增长53.4%。

目前,贵州已引进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推动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集群发展,产业聚集效应明显。今年,贵州提出要实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15%的目标。

除了磷矿资源,贵州的煤炭资源也非常丰富。近年来,贵州多个煤化工重大项目加快上马,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正在形成一批煤化工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煤化工底色由“黑”变“绿”。

位于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出优质冶金焦380万吨,并且能从焦炉煤气中分离提纯出氢能气源。我们将构建‘煤—焦—氢’产业链,为后端氢能源综合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贵州美锦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副总指挥孙乾介绍,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200亿元,并带动上下游煤电板块、铁路物流、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发展。

目前,贵州正通过推动“链主+链条”矿业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一批煤化工、磷化工、锰加工、铝加工等百亿级、千亿级矿业产业集群。(经济日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