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资讯> 正文

相关推荐

绿色资讯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动真碰硬守护固原绿水青山

发布时间:2024-04-06文章来源:生态环境部,侵删  浏览次数: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决定授予117个单位“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45名同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月起,生态环境部政务新媒体开设“铁军楷模”栏目,集中展示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事迹,弘扬先进,树立标杆,激励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奋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上争先创优、建功立业~

穿越高耸的六盘山,来到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坐落于此。山大沟深、土壤贫瘠,在这片“靠天吃饭”的地方,有一支队伍靠着自己的双手奋战在生态环保一线,聚焦污染防治攻坚,落实环保督察整改重点,探索现代化环境治理新模式……用实际行动守护固原的绿水青山。不久前,这支队伍获得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的称号,他们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生态环境局。

图片

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

紧盯环境改善,为渝河做“手术”


渝河发源于六盘山西麓隆德县境内,流经固原市进入甘肃省,最终汇入渭河,是黄河的三级支流。


然而,曾经的渝河因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河道非法采砂等原因,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当地群众深受其害,甚至影响到下游甘肃省一些市县居民的生产生活,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的重点内容。


治好渝河并非一件易事。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克祥告诉记者,固原是个缺水的城市,河流径流量小,前期受河滩私挖滥采、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等问题影响污染严重。“做好渝河治理,必须从源头到末端贯通,不能治标不治本。通过与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沟通,我们最终为渝河流域水体制定了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和河库共治三次‘手术’方案。”


基础差,就得下“笨功夫”。作为“操刀”三次手术的牵头人,固原市生态环境局隆德分局局长王建平回忆,为了给渝河做好“全面体检”,需要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工作,并经常与同事们沿着渝河岸边进行实地考察,起早贪黑是常态。


根据调研实际,依据源头治理的思路,渝河沿线27处直排口被封堵,关停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染企业13家、河道非法采砂场5家、黏土砖厂9家,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沿线乡镇污水处理站3座,改建农户水冲式卫生厕所4245座,配套排污管网43公里,沿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治水除了“苦功夫”,更要用“巧劲”。针对当地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固原市生态环境局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设置了净化塘、旁路湿地等处理措施,坚持原位修复,减少人为干预。同时就地取材,最大化利用河道资源,根据自然地理气候种植了芦苇、菖蒲、水葱、鸢尾等易种、易活的除污水生植物,用来净化水质。


“以前在家就能闻到水库里的臭味,有时都不好意思让朋友来家里做客,现在环境好了,味道没有了,我们住着也舒心多了。”孙大爷家三代人都住在渝河湖库边,如今他们印象中臭不可闻的湖库水清岸绿,不时还有水鸟出现,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2023年,渝河治理入选了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克服发展问题,以排污权推动改革新路径


推动排污权改革,是宁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推动全自治区落实生态优先战略、加快建设绿色生态宝地的重大措施。


但这项工作却让固原市生态环境局犯了难。排污权改革作为一个新事物,第一项也是最关键的工作是“确权”,摸清家底数量。然而,固原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私人、民营企业为主,规模体量小,制度规范不健全,环境管理台账缺失,摸底难,排污量核算更难。另外,排污权改革实质是由原来排污权无偿使用到有偿交易取得的转变,从而实现“谁排污谁付费”“谁减排谁受益”的目的,不少企业对此表示不理解,推行起来也存在阻力。


固原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科科长李强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情况,固原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排污权改革工作专班,深入“四县一区”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了现状账、规划账和环境容量账“三笔账”。同时制定全市排污权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的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措施;面对企业的疑惑,通过举办排污权改革培训班、案例讲解、现场指导等方式,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减排,参与排污权市场交易。


截至目前,固原市共开展排污权交易18笔,交易排污权指标二氧化硫23.3吨、氮氧化物29.26吨,累计交易金额21.93万元,走出了一条市场化减排、制度化控污的新路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