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涛.跨越喜马拉雅的合作——第五届中国-南亚文化论坛会议综述[J].南亚研究季刊,2015(4):106-108.
[2] 徐君,姚勇.喜马拉雅区域经验与知识谱系构建[J].中国藏学,2017(3):64-74.
[3] 金仁淑.中日对东盟投资比较及中国的策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考量[J].现代日本经济,2017(6):34-44.
[4] 马文秀,乔敏健."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测度与评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85-94.
[5] 张素芹.资本市场助推"一带一路"建设[J].证券市场导报,2017(5):1.
[6] 吴艳文."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及防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4):75-80.
[7] 黄韵."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7(6):92-98.
[8] 徐秀良,杨飞.吴登盛执政时期缅甸的外资投资环境[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6(4):54-58;107.
[9] 王春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南亚区域市场的投资环境与拓展对策[J].东南学术,2018(1):184-192.
[10] 谌洁.对当前印度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9(4):89-92.
[11] 姬虹.印度尼西亚投资环境及其市场分析[J].亚太经济,2004(6):28-31.
[12] 郑国富.缅甸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问题与前景[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4(1):69-72;109.
[13] 杨宏斌,杨志宁.印度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特点及新发展[J].南亚研究季刊,2003(2):9-13;2.
[14] 宋涛.中国对缅甸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及趋势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6(4):40-47.
[15] 戢梦雪,李好.国际金融危机下印度外国直接投资政策的调整[J].南亚研究季刊,2009(3):37-41;1.
[16] 梅新育.在印度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4(5):66-69.
[17] 努努凯,凌常荣.外国直接投资对缅甸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2017(12):6-9.
[18] 李俊杰.投资环境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4(5):34-39.
[19] 陆亚琴.国际直接投资与环境关系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175-178.
[20] 张一博.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J].经济学导刊,2012(1):64-65.
[21] 戴园晨.投资环境及其评价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1994(1):39-46.
[22] Cerqueira P A,Martins R.Measu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Business Cycle Synchronization Using a Panel Approach[J].Economics Letter,2009,102(2):106-108.
[23] 王海军.政治风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东道国与母国两个维度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2(1):110-116.
[24] 韦军亮,陈漓高.政治风险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9(4):106-113.
[25] 欧阳碧媛.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风险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29):87-90;95.
[26] 陆以全.对印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其法律应对措施[J].南亚研究,2012(3):31-45.
[27] 太平,李姣.中国企业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风险评估[J].国际商务,2018(1):111-123.
[28] 尤宏兵,黄鸶涵,温珺.不同投资动机下政治风险对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7(12):9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