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第01期(总第期) 刊出日期:2019-01-15 上一期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城镇发展
    贸易自由化、人口流动与地区犯罪率
    周申, 何冰
    2019 (01): 1-12.
    摘要( 337) PDF(5204KB) ( 925)
    文章探讨了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对犯罪活动的影响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研究基于中国产品层面的关税数据,构建差异性的地区贸易保护指标,衡量各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进而利用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贸易自由化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及潜在人口流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显著推升了犯罪率水平,且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深入的省份,犯罪率提升程度越高,地区效应显著;贸易自由化主要通过增加外来人口流入等渠道推升了犯罪活动。因而,中国在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贸易自由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和由此产生的额外社会成本,更加注重流动人口权益的保障,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最小化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城市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金融发展传导效应——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例
    武宵旭, 葛鹏飞
    2019 (01): 13-24.
    摘要( 395) PDF(2923KB) ( 913)
    城市化进程中活跃的金融部门,对绿色TFP的提升有关键作用。然而,城市作为现代经济的载体,如何通过金融发展的传导效应影响绿色TFP,现有研究往往语焉不详。本文理论分析了城市化对绿色TFP的直接作用及通过金融发展的间接传导效应,并借助"一带一路"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市化对绿色TFP有着先抑制后促进的直接影响。通过金融发展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的间接传导效应,城市化进一步恶化了绿色TFP的增长。门槛效应表明,城市化在以资本市场衡量的较高金融结构下,对绿色TFP有正向的传导效应,而金融效率、金融规模则不存在这一促进机制。一方面,应努力提高城市化水平是破解当前城市化自身对绿色TFP负向影响的核心。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部门的日益重要,应把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优化改善金融结构、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重点。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土地财政、金融发展与城市扩张
    冯严超, 王晓红
    2019 (01): 25-36.
    摘要( 313) PDF(3309KB) ( 858)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5种空间计量模型,通过设置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着重分析了土地财政、金融发展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土地财政对周围城市扩张存在正向"溢出效应",而金融发展对周围城市扩张存在"虹吸效应",上述影响随时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土地财政与金融发展在推动本地城市扩张方面存在替代关系,但这种替代关系在不同地区层面、不同城市规模层面则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人口集聚是促使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绿化程度是抑制城市扩张的主要因素;城市扩张具有明显的"时间惯性",即滞后一期的城市扩张会对当期的城市扩张产生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宏观经济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作用因素研究
    姜竹, 马天, 王轶
    2019 (01): 37-46.
    摘要( 291) PDF(3885KB) ( 861)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束缚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核心问题。基于1996-2015的年度数据,选取经济制度改革、技术进步、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四个一级指标和细化的24个二级指标,通过建立因子增强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对作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影响的核心要素、方向和贡献度。研究发现:(1)短期来看,经济制度改革、技术引进和对外开放因素能有效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长期来看,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效力具有较强持续性;(3)从对作用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排序角度来看,依次是经济制度改革、技术引进、对外开放、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由此,建议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自主科技创新,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用性,释放关键性制度改革红利,增强对外开放和技术引进。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一致的吗——基于省际层面的实证分析
    侯俊军, 曹银丹
    2019 (01): 47-54.
    摘要( 322) PDF(2433KB) ( 849)
    技术标准作为"统一"的市场工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贡献,在同一个市场内被认为是一致的。采用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技术标准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标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同层次的市场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在全国层面,技术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区域层面,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越高,标准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更为显著,实行标准化战略能发挥更大经济效益,这对进一步发挥技术标准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
    李超
    2019 (01): 55-62.
    摘要( 283) PDF(2707KB) ( 732)
    基于中国1984-2015年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算法考察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外商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并不是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外商投资对缩小城乡收入持续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二产业比重、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正相关,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与产业结构水平高级化都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建议进一步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我国现代化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并积极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农村务工人员的技能与素质,重视农村务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其可以从事信息咨询、商贸物流等相对高收入的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留在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PPP模式缓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吗——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经验研究
    孟巍, 吴粤
    2019 (01): 63-72.
    摘要( 294) PDF(3964KB) ( 892)
    在PPP项目迅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PPP模式能否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94-2015年地级市数据,采用DID-PSM分析方法和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法,实证考察PPP模式的实施对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实施PPP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并且作用逐年增大。目前,PPP项目投资规模大、项目平均年限短以及无示范项目的地区财政压力的下降效果更加明显。机制识别结果显示,提高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PPP模式减轻财政压力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PPP模式对财政压力的影响效应不尽相同,但80%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绿色发展论坛
    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的互动机制分析
    袁晓玲, 李浩, 邸勍
    2019 (01): 73-81.
    摘要( 276) PDF(2179KB) ( 763)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对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至关重要。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在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弱化了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具有"倒逼"机制,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分区域看,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但受资源禀赋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互动机制存在差异。发挥环境规制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可行性路径。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视角
    徐姝, 夏凯, 蔡勇
    2019 (01): 82-92.
    摘要( 415) PDF(2617KB) ( 1210)
    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测度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是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接受态度的关键因子;感知障碍性是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主要障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障碍性显著影响了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接受态度以及使用意愿;健康意识对消费者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接受态度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贫困与发展
    农业保险的精准扶贫效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
    郑军, 杜佳欣
    2019 (01): 93-102.
    摘要( 369) PDF(2393KB) ( 857)
    基于2015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DEA与SFA相结合的三阶段模型,对中国农业保险精准扶贫的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地区农业保险的精准扶贫效率存在一定差异,且固定资产投资会对扶贫效率产生负面作用。在剔除外部环境的干扰后,农业保险的扶贫效率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地区差异缩小了20%,但中部地区农业大省的扶贫效率仍比较低。这说明了当前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针对各地尤其是各农业大省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基于AHP模型的人才发展环境评价分析——以贵州省为例
    王见敏, 康峻珲, 王杰
    2019 (01): 103-110.
    摘要( 317) PDF(1866KB) ( 808)
    人才发展环境影响着人才开发与利用的效能。从人才结构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人才生活与服务环境三个维度,运用AHP分析法,对贵州省人才发展环境进行分层、分类分析,构建出人才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判断各项指标的影响效度,创建了人才综合发展环境评价模型,并以贵州省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验证。研究发现专业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人均GDP与地区经济总量、基础教育投入规模与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等对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环境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应当推进人才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提升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比重,保持经济增长速度、提升经济总量和人均财富的发展水平、加大对基础教育与医疗资源的投入力度,促进人才环境的优化与改善。
    参考文献|相关文章|计量指标
Baidu
map